top of page
Chance's ma

和非洲有關的中文兒童繪本(三)


【請尊重智財權。本文歡迎連同網址轉載分享,請勿僅截取文字。】

非洲相較於其他地區,是台灣人較少前往旅遊的地方,尤其是帶著小朋友時。然而,認識世界不見得毎塊角落都要親自前往,能踏上那塊土地自然很好;無法親眼所見,也可以透過書籍或影片來進行初步的認識。而書籍向來是培養國際觀的最短管道,本文將介紹一些涉及非洲人文風情的中文繪本供有興趣者參考。

Book 15《懶惰的獅子》Lazy Lion

作者:默威哈迪希(Bruce Hobson)/繪者:艾德利恩坎納威(Adrienne Kennaway)

出版社:阿爾發

出版日期:2012.12

《懶惰的獅子》描述非洲草原上有一隻很懶又愛發號司令的獅子,要動物們幫牠蓋房子。一開始,白蟻幫牠蓋了有尖屋頂和煙囪的王宮,但是獅子身體太大進不了大門;後來,編織鳥幫牠蓋了一個舒服的窩,也因為太笨重上不了鳥巢;接著,食蟻獸幫牠挖了有很多隔間的地洞,但是獅子受不了什麼都看不見的生活;當蜜獾幫獅子利用樹幹蓋了房子,可惜大小比較適合蜜獾自己住;本來以為獅子願意住在鱷魚找到的洞窟,沒想到才到了晚上,水就灌進去。搞了個半天,雨越下越大,又加上打雷,動物們趕緊躲進去自己的房子裡,只剩下孤單的獅子在草原中。

《懶惰的獅子》透過非常有趣的故事來表達獅子並無固定居所的習性。相對的,其他在繪本中提到的動物和昆蟲則有建構自己住所的習慣。作者透過對每一種動物為獅子蓋房子的描述,來呈現這些動物們的生活特性。像是非洲白蟻生活在巨大的土堆裡,而且這些土堆和我們認知的螞蟻窩在地下的常識不同。

這些白蟻窩長在地面上,像一座一座小山丘,如同巨大的土城堡一樣,最低一公尺起跳,最高可以高達五公尺。

照片及資料來源:請點選此處

因為作者長年居住在肯亞,對動物的觀察與理解遠勝過多數的讀者,甚至其他動物繪本創作者,因此,藉由閱讀此繪本的過程,不管年紀為何的讀者都可以從故事中得到有趣的知識。例如:原來非洲有一種動物叫做「蜜獾」,在故事裡,蜜獾竟然願意聽從獅子的命令,幫牠搞來一個樹幹,還幫牠吃掉裡面所有的蜜蜂和蜂蜜。但實際上,這種被稱之為非洲草原白毛平頭哥的蜜獾,據說是世界上膽大第一名,同時也最白目的動物,牠雖然吃蜜蜂,但不是只吃蜜蜂,牠幾乎會攻擊所有動物,尤其很喜歡挑戰體型比牠還大的,包括故事中提到的主角:獅子。蜜獾很愛戰,也很能戰,所以即便是獅子或獵豹,非不得以,沒事也不太主動招惹蜜獾。

此外,這本繪本還透過一個小橋段讓讀者認識「鱷魚的眼淚」這個西方用語。故事中,當獅子孤零零的在雨中時,鱷魚竟流下眼淚,但牠並不是真的感傷而哭,牠嘴裡可是吐槽了一句:「他實在太難伺候了」。鱷魚流淚在生物學上是因為在排出體內多餘的鹽份,尤其當牠從水中爬到陸地上覓食後剛好開始排出,所以曾被誤以為是獵食動物還感到對不起對方的有情動物。現在,大家如果提到「鱷魚流眼淚」,指的就是「貓哭耗子」的概念。

《懶惰的獅子》雖然和《貪吃的斑馬》(非洲繪本book#13)同一繪者,圖畫的風格卻有很明顯的差異,讓人感到相當驚奇。雖然畫面令人產生不同的感受,但是,一樣帶給讀者閱讀的喜悅。

Book 16《愛水的河馬》Hot Hippo

作者:默威哈迪希(Bruce Hobson)/繪者:艾德利恩坎納威(Adrienne Kennaway)

出版社:阿爾發

出版日期:2012.12

《愛水的河馬》描述在非洲草原上的河馬,覺得很熱,看著在水裡游的魚兒們,羨慕到幻想的狀態。牠跑到神明居住的山腳下,向祂祈求想住在水裡的願望。可是神明早就安排好,動物住陸地、魚兒住水裡、鳥兒天上飛、螞蟻地底爬的萬物準則,按規定河馬得住在陸地,而且是草食性動物那一掛的。當河馬提出想住在水裡的請求,神明一開始不同意,後來拗不過河馬,因為河馬提出了很多承諾,神明終於答應了。或得神明首肯後,河馬開心到不行,馬上跳到水裡,同時牠也一直遵守和神明的約定。

《愛水的河馬》的作者透過有趣和擬人化的故事傳遞河馬的習性,也就是河馬和神明約法三章的部分,包括:河馬雖然不會游泳,但的確是水陸兩棲,不過牠只吃草、不吃魚,通常會在傍晚的時候離開水區,去找尋牠的食物;搖尾巴則是正在大便,並且喜歡靠著甩動屎尿來宣告地盤;牠很喜歡張大嘴巴,多半是為了求偶、示威或遭遇敵情時威嚇用的動作。

《愛水的河馬》讓讀者看到非洲草原上的美麗景物,像是大如山丘的白蟻王宮。

萬物齊聚草原的壯闊畫面。

非洲天下飛的地下爬的世界也非常精彩。

在繪本中,作者提到了「恩蓋(原文應為Ngewo)」,祂就是允許河馬可以下水的神明。在獅子山共和國(Republic of Sierra Leone,又譯為塞拉利昂共和國)裡有一支民族稱為「Mende(譯成門德或曼代,是獅子山共和國人口比最高的民族)」,他們所遵奉的神明就是恩蓋,認為祂是創造萬物之神。

Book 17《聰明的變色龍》Crafty Chameleon

作者:默威哈迪希(Bruce Hobson)/繪者:艾德利恩坎納威(Adrienne Kennaway)

出版社:阿爾發

出版日期:2012.12

《聰明的變色龍》描述變色龍原本悠悠哉哉的在樹上捉蟲吃,但是因為遭受到獵豹和鱷魚的欺負,心生報復之心。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,請編織鳥幫忙,編織了一條很長很粗很堅固的繩子。他先偽裝成石頭等待獵豹靠近時,用繩子套住豹的脖子;又偽裝成樹枝,拉著繩子的另一端,等鱷魚靠近時套住鱷魚的頭。這樣一來,這一條繩子的兩端就分別綁住獵豹和鱷魚了,但是獵豹和鱷魚並不知道發生什麼事,只是拼命用力氣想把對方拉倒,直到力氣用盡只好跟變色龍道歉。

《聰明的變色龍》主要在描繪變色龍的皮膚千變萬化的特性,可以隨著環境和需求改變顏色以保護自己。

不過,雖然變色龍腦子動得快,也有變魔術本領,但可以打敗獵豹和鱷魚,最大的功臣應該是那一群號稱「天生建築師」的「群居編織鳥(social weaver)」。這種鳥類通常是群體行動,牠們會一起編織鳥巢,一大群鳥住在一起。更誇張的是,牠們編織的能力讓人類看了都會嘆為觀止,明明只靠著一張小小的嘴巴,卻能成就人類的雙手也未必能及的任務。

圖片資料來源:請點選此處

非洲的編織鳥可不是只會編出左上圖的鳥巢而已,而是右上圖那種巨大誇張的鳥巢。因此,當繪本中,變色龍請編織鳥們幫忙編出一條很粗很強壯的繩子,堅韌到兩頭分別被豹和鱷魚拉扯都沒事,如果真的有變色龍這麼要求的話,這些編織鳥們應該做得到。

Book 18《獅子與老鼠》The Lion and the Mouse

作者/繪者:傑瑞平克尼(Jerry Pinkney)

出版社:小天下

出版日期:2015.09

《獅子與老鼠》描述一隻老鼠在草原上差點就被貓頭鷹抓走,牠趕緊跳到樹洞裡,並往另一個方向逃跑,原以為脫離危險,沒想到牠踩在一頭獅子的背上。獅子抓起牠並準備吃掉時,老鼠向獅子求情,希望獅子放過牠,牠答應以後一定會報答獅子。

沒想到,獅子竟放過老鼠,更沒想到的是,獅子很快就因為捕抓野生動物的獵人設置陷阱而落入網中。在附近的老鼠看見了,趕緊利用牠尖銳的牙齒,努力的咬斷網子,獅子因此脫困。

《獅子與老鼠》這個故事讀起來好熟悉,因為這個故事來自伊索寓言,並且在很多地方,用不同的故事被傳遞出來。它告訴大家,有時候給別人機會也是給自己機會、幫助別人哪天也會有好報、別看不起小人物,他們也可以有大作為…等相關的意涵。不同的是,《獅子與老鼠》這本繪本裡面沒有文字(除了幾個聲音的字眼,像是下圖中的「吼」),故事則是讀者自己看著圖片想像出來的。是的,這是一本無字書。

它不僅是無字書,它連封面都沒有書名…(以下是拆掉書衣的封面)

雖然沒有文字,但作者(繪者)的筆觸畫出了動物們生動的模樣與表情。真實中又帶著童話的意味,例如下幅圖畫中,獅子和老鼠的眼神是不是很有趣呢?(其實封面也是一樣的味道)

不過,封面沒有書名,書名卻出現在書的背面。有趣的是,在這個有著完整書名《獅子與老鼠》的畫面中,還真難找到老鼠…書的背面除了給草原動物們來個大集合以外,同時也再一次凸顯:救了兇猛巨大獅子的老鼠有多麼的渺小。

作者還為這本書設計了一個很酷的書衣,整個展開來長這樣…

作者將這個故事的場景搬到坦尚尼亞北邊的「塞倫蓋提(Serengeti)國家公園」,這個超大的天然動物園被聯合國納入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,每年有數十萬隻的斑馬在這片大草原上遷徙。當然不只有斑馬,在這個14,750平方公里的地表上,住滿著野生動物們,作者在繪本的前方蝴蝶頁繪製了精彩的草原畫面。

而在後方的蝴蝶頁為獅子家族繪製了溫馨的畫面。

Book 19《影子》Shadow

作者:布萊斯桑德拉爾(Blaise Cendrars)/繪者:瑪西亞布朗(Marcia Brown)

出版社:青林國際

出版日期:2012.02

《影子》是一本詩歌繪本,來自作者在非洲旅行時所獲得的靈感。擷取部分美麗的句子如下:「影子晚上出來,繞著火推徘徊。影子喜愛和跳舞的人一起。」、「影子是啞子,影子不言語,影子注意聽。」、「影子永遠是影子,它不需要打扮,它不需要紋身。斑馬的影子沒有斑紋。」、「它躺在步道上,它把所有的路塞住,沒有人能通過。因為,沒有人能把它推開,它太重。」、「禿鷹不能,不能舉起影子。沒有誰能贏得了影子。」、「影子在眼睛裡。它是瞳孔!每一呼吸,就攪動它,使它活起來,它是個遊戲,是個舞。」

《影子》是作者繼《灰姑娘》和《小老鼠和大老虎》(印度繪本book #5)後,第三次獲得凱迪克獎(Caldecott Medal )金牌獎的作品(在1983年獲得)。一如既往的風格,繪者使用拼貼和剪紙的方式來呈現影子的意涵,而且配合不同的描述,使用最適切的顏色來呈現非洲豐富多變的人文風情與自然風光。其中,使用最多的是大地色,例如,在土黃草原上,用黑色剪影剪出動物們的生命力。

同時,火紅的顏色最能代表非洲的氣候、地形與人的熱情。

繪本中不斷出現與火和舞蹈有關的描述,這也是誘發作者對影子的感觸最主要來源。火代表生命力,同時火也是人類生存很重要的元素,對於非洲民族來說,火也代表著神聖以及祭典必要的配角之一,他們經常圍繞著火堆,跳著唱著,甚至進行重要的儀式。

《影子》裡最繽紛的就是這張面具圖畫。在非洲,許多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面具,面具在非洲擁有近六千年的歷史,在他們的文化裡,面具是人類和神靈及祖先溝通的媒介。因此,不同的用途帶來不同的面具設計,甚至還有戴著面具通靈的面具舞。一直到現在,許多國家仍延有這些重要的風俗習慣。

Book 20《誰在兔子的房子裡?》Who’s in Rabbit’s House?

作者:薇娜阿德瑪(Verna Aardema)/繪者:李奧迪倫&黛安迪倫(Leo Dillon & Diane Dillon)

出版社:台英出版

出版日期:1995.05

《誰在兔子的房子裡?》描述馬賽村的村人正在等著看表演,由村民戴上動物面具後演出一齣動物劇。故事是這樣的:有一天,兔子突然無法進到自己家門,房子裡傳來怪異的聲音,不知道是誰霸佔牠的家。這時來了一隻青蛙說要幫忙,兔子卻把牠趕走。後來兔子請胡狼幫忙,胡狼竟然搬來樹枝想燒房子;又來了花豹爬到房子上亂抓亂扯;大象則乾脆踩扁房子;最扯的是犀牛,竟說要用大角把裡面的怪物摔到河裡,一生起氣來摔的卻是兔子。搞到後來,青蛙又出現了,不一會功夫,牠就施展技巧把怪物從房子嚇出來,原來是一條毛毛蟲在作怪,青蛙笑得合不攏嘴。

《誰在兔子的房子裡?》是一本非常特別的繪本,它採取戲中戲的方式來呈現草原裡遊牧民族和動物之間親近的關係。表面上,讀者以為這是個馬賽人看自己同伴演戲的故事,實際上,看到最後一頁才驚覺,原來被看的不是演戲的人而以,而是全部的馬賽村民,至於真正的觀眾則是在草原上的獅子們(下圖是繪本的最後一頁)。

其實,在每一頁繪本頁面中,獅子不斷的出現在遠遠的地平面,而且貌似有呼朋引伴的味道,大家一起來看這些人類拿著一堆動物的頭晃來晃去,是在玩什麼把戲。最後一頁裡,這些獅群的表情實在太可愛了。

馬賽人(Maasai)分布在坦尚尼亞和肯亞,屬於遊牧民族,以放牧為生,他們還有一個特色就是不分男女老幼,喜歡著大紅色的衣服,以及色彩鮮艷的飾品,因為紅色對他們來說,意味著勇猛威武。也因為他們居無定所,游牧到哪,就以哪裡為家,家通常是非常狹小和簡約,在大草原上,需要防範野獸的侵襲,穿著紅色的或多或少也具有驚嚇動物的效果。繪本中的馬賽人就是穿著鮮艷紅色系的衣服呢。

Book 21《媽媽》MAMA

作者/繪者:貞娜溫特(Jeanette Winter)

出版社:格林文化

出版日期:2006.05

《媽媽》描述一隻小河馬,天天喜歡黏在媽媽身邊,不管是休息、玩水、吃飯還是睡覺。有一天,發生大海嘯,超級大浪打散了小河馬和媽媽,小河馬被海浪帶到一個陌生的海灘,被動物保育區的工作人員帶回園區,河馬看到一隻陸龜,以為是自己的媽媽,老是跟在牠身邊不停轉啊轉。雖然失去和親生媽媽在一起的機會,但是小河馬找到了屬於自己的,新的家。

這個繪本,從頭到尾沒有半句故事說明,只有小河馬不停的叫「媽媽」,這是擬人化概念,河馬當然不會說話。一開始叫自己的河馬媽媽「媽媽」,後來叫大陸龜「媽媽」,儘管沒有文字,在圖畫裡卻充滿了愛的故事,令人看了忍不住紅了眼睛。作者在描繪這部作品時,也深覺得這本書名沒啥好考慮的,除了「媽媽」還有什麼更能展現這個故事呢?

《媽媽》是真實故事原汁呈現的繪本,由擅長繪製真實人物故事的貞娜溫特(Jeanette Winter)所創作,非洲繪本book # 23的《黑猩猩的好朋友:珍古德》也是來自同一個繪者。貞娜溫特的畫風色彩繽紛但柔和,線條清楚分明却不銳利,看她的圖畫有一種很溫暖很舒服的感覺。

故事中的小河馬在2004年底,在肯亞的薩巴奇河(Sabaki River)被大海嘯沖到印度洋,在海上漂流一天後幸運的被海浪沖回岸上,只不過來到了肯亞另外一個地方-馬林迪(Malindi)。肯亞野生動物管理員將牠帶回孟巴薩(Mombassa)的野生動物收容處,結果,離開母親的小海馬竟然把一隻已經活了一世紀的烏龜當成了媽媽,並且天天跟在牠身邊。那隻老陸龜一開始應該覺得莫名其妙吧,隨著日子漸漸過去,陸龜後來真的取代了小河馬親生媽媽的位置,形影不離。

河馬在四歲以前通常會跟在母親身邊,這隻和媽媽失散的小河馬不到一歲,儘管重達300公斤,但儼然就是一個小孩子,極度需要母親的依偎和呵護。繪本的蝴蝶頁裡提供了讀者兩張真實的照片,陸龜與小河馬的親暱互動一目了然,動物間的真摯情感,溢於言表。

322 views
You Might Also Like:
bottom of page